TUhjnbcbe - 2024/8/19 16:58:00
黑龙江日报2月28日讯随着疫情防控工作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积极响应号召逆向而行,投身抗击疫情一线,为广大群众生命健康英勇奋战。为解决防疫一线医护人员的后顾之忧,全省各地各部门广泛开展了关爱一线医护人员志愿服务行动,为“逆行者”撑起温暖“大后方”,同心协力打赢疫情防控战。联动社会资源解前线“燃眉之急”为保障防疫前线医护人员“作战”,全省各地志愿服务组织和广大志愿者积极行动,协调各方社会力量为“逆行者”保驾护航。省志愿服务发展中心积极协调华夏保险公司向全省一线防疫人员提供保险保障,送上温情金融“礼包”。截至目前,为全省各地一线医护人员免费发放保额20万元的新冠病毒肺炎专项保险9.25万余份。大庆市爱心传递志愿者协会为赴湖北孝感医护人员申请“关爱金”每人每天元。各地市志愿服务组织通过制定激励政策、筹资送物、提供专车服务和爱心餐、成立心理危机干预团队提供心理疏导服务等保障医护人员所需。哈尔滨市组织余个志愿服务组织为医护人员制作配餐和供给日常用品,并输送急需医疗物品;牡丹江市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和爱心企业志愿者捐赠30余吨白酒、20桶医用酒精、个医用口罩和累计价值25万余元的医疗物资,并为一线医护人员配送“爱心餐”余份;伊春市组织青年志愿者为坚守一线防疫岗位的医务人员义务理发;七台河市组织爱心企业志愿者累计为一线医护人员捐献酒精20余万吨、医用口罩10万余个;鹤岗市协调运营商,免除支援孝感市医护工作人员的通话和流量费;绥化市招募余名志愿者、近辆私家车,组建“应急志愿服务车队”,24小时为一线医护工作者和医护工作提供服务,医院接送透析患者就达0余人次;大兴安岭地区出台《关于激励干部职工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担当作为的政策措施》,明确对表现优秀医护人员在职称评定、聘任等方面给予优待。战“疫”有你,志愿温暖。一项项志愿服务让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安心、定心。承包“菜篮子”当家庭“爱心管家”为解决防疫一线医护人员“小家”所需,全省各地志愿服务组织和广大志愿者将关心照顾一线医护人员家庭生活放在首位,通过爱心配送、跑腿代办、生活照料、医护问诊、开心话聊、暖心慰问、个性定制等志愿服务,让“逆行者”放心安心。“你们家里菜篮子我们全包了!”许多志愿者团队将日常生活必需的蔬菜、鱼肉、蛋等蔬菜和副食品,一批批地送到白衣勇士家属的手中。七台河市组织青年志愿者向一线的医护人员家庭送去食用油、猪肉、青菜和水果生活物资“爱心箱”88个;鹤岗市组织广大志愿者当起“快递小哥”,每周准时准点为一线医护人员家属送生活必需品;黑河市开展为医务人员家属送暖心包、暖心菜和暖心话的“三暖”志愿活动,组建10余支“代跑志愿队”,对医护人员家属购药、买菜进行预约配送。对家属们的照顾不仅仅是提供生活保障,还有全方位的精神抚慰、心理疏导。绥化市组织23名具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志愿者成立心理咨询室并公布心理咨询电话,累计对医护人员家属进行心理辅导0余次,为共同战胜疫情坚定信心。志愿服务实实在在为驰援湖北的医疗队员解除后顾之忧,只要家属有需要,有召唤,志愿者们就随时到位。鸡西市成立“支援湖北家属志愿服务小分队”,发放志愿服务“联系卡”,与支援湖北医疗队医护人员家属对接,开展接送孩子、照看老人、义务出车等便利服务。大庆市组织志愿者发放《致英雄家人的一封信》,与有需求的医务人员家庭“一对一”结对子,提供菜单式服务,做家庭“生活秘书”。贴心看护帮“逆行者”云带娃为关心照顾防疫一线医护人员子女,全省各地教师、青年、巾帼等专项志愿者纷纷接过照顾一线医护人员子女的“接力棒”,开展线上作业辅导、自护教育、知心陪伴等志愿服务,帮“逆行者”云带娃。省教育厅指导建立“五个一”关心关爱工作机制,组织各地教师志愿者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掌握一线医护人员子女的学习、生活、心理等情况,指导孩子完成假期作业、潜心研读优秀经典书籍、观看有意义的电影、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和家务劳动、自主调整心理状态,让一线医护人员全心战“疫”。教师志愿者团队的“云温暖”,让一线医护子女不孤单。哈尔滨市组织教师志愿者与医护人员子女“一对一”结对子,进行“空中课堂”学习答疑,并组建心理辅导志愿服务队,为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帮助克服恐惧、焦虑、孤独、思亲等特殊心理;牡丹江市组织教师志愿者开展“亲情上每日一问候,学习上每日一督促,心理上每日一聊天,生活上每日一提醒”的“四个一”活动,组建“心理关爱”和“临时妈妈、临时爸爸”志愿团队,为支援湖北医护人员子女提供亲情服务;鸡西市协调慈善机构为60余名家有0-3岁幼儿的一线医护人员捐赠总价余元的奶粉;双鸭山市组织小区志愿者为父母双方均是医护人员的孩子提供上门关爱志愿服务;黑河市志愿者协会购买价值.5万元,涵盖中小学课程、国学文化、家庭教育等九类内容的在线VIP学习课程,免费赠送一线医护人员子女和全体市民,并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利用钉钉网、班级群、校园群对医务人员子女进行自护教育、体能测试、作业辅导等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