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缺。 给上司希望 在公司动荡时期,领导的日子也不好过,这一点你必须清楚。领导裁掉自己的下属可不是什么享受,他之前的很多决定和部署都得调整,有的需要彻底重来,这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你若在此时要求调换岗位,显然是不明智的,你应该做的是帮助你的上司,把你所在部门的工作处理好。 如果上司正在制定部门重组计划,想听听下属们的想法,你尽量提出一些现实性的解决方案。不要抵制公司的变革,相反,你应该多鼓励同事们支持上司的决定。 当你的上司再考虑裁掉你时,你站在他的角度想想,试着理解甚至同情他的行为。能做到这种理解,不仅是为其他员工树立了榜样,对于公司来说,你的这份成熟弥足珍贵。 团结同事、鼓励同事在公司兴隆的日子里时常存在,而在萧条时则更显其重要性。一家跨国金融服务机构在经历了20%的裁员之后,员工们状态低落。公司负责学习与发展的副总裁伊萨克受命恢复员工士气、改善沟通、活跃气氛。伊萨克立即组织志愿者成立了一个活跃气氛小组,活动的内容甚至包括演肥皂剧,各个级别的员工都笑了,并且期待着下一出表演。对管理层来说,这种表演提供了一个独特的信息交流平台,他们将公司季度业绩和部门重组等信息融入表演中,这样员工更容易接受,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士气。伊萨克也因此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职位——管理与领导力开发主管。 做一名公司公民 美国导演伍迪艾伦评论影视圈:“80%的成功来自于不断出镜。”在公司萧条的日子里,伍迪艾伦的建议也能奏效。那些通常被你所忽视的公司志愿活动和非正式会议,现在你应该尽量参与,做一名公司公民(corporate citizen)。 到办公室外面去,看看同事们都在做什么。参加公司组织的活动,比如公司组织年度高尔夫球聚会,虽然你连木杆和铁杆都拎不清,但也别因为这个就不参加,为了纯粹的娱乐你应该去。在艰难时期,老板需要的是最有激情的参与者。 琳达就是经常“出镜”的受益者,她原先是一家大公司运营部的副总裁,当时该公司需要削减成本。管理层给出的办法是共享公司服务中心,以避免薪酬、培训、战略计划等部门的重复工作。这种模式并不常见,小的工作单元通常是量身订做解决方案,统一的服务中心在这方面没有优势。 公司总部的许多员工抗议这项提议,他们更愿意在各个业务单元里当专家,而不愿意聚集到服务中心去。琳达察觉到这是个机会,她果断申请去服务中心工作,新的职位给了她大量在各个部门露脸的机会,并很快得到晋升。六年之后,琳达已经是一位直接向公司总裁汇报工作的高管了。 当然,为在公司生存而改变你的行为方式,可能会妨碍你追求的“真我个性”,也许你不愿如此,你想要离开。如果真是这样,自愿申请离职可以让你既做好最后的公司公民,又做真实的自己。 对于上司来说,要么通知依赖工资而生存的员工被解雇的坏消息,要么成全一个自愿离开的人,后者显然是个更加轻松的决定。如果你离退休年龄只差两年并且不想干了,现在就问问公司能够给你一个过渡期,可以要求一些离职的补偿,不过别太贪婪。 在经济衰退时期,很多因素是你无法掌控的,但如果你打起精神认真考虑应对的策略,你就有更多的机会挺过风暴。你的工作能力是生存的前提,而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能够帮助你的上司应付很多事,做一个优秀的公司公民则会对你工作的牢靠程度产生重要影响。经济总会再次繁荣,你的工作也会让你干到底的。 你还需要一套B计划 即使采纳了最好的建议,也无法确保你不会失业,所以你需要有一套应对失业的计划。 向成功迈出的关键一步就是了解你自己。如果你很清楚自己擅长的事和真正想做的事,就增加了你找到新工作的可能性,所以,从现在起,你就应该花一些精力了解自己。如果你曾做过梅耶斯-布里格斯测试(Myers-Briggs test)或者360度测评(360-degree assessment),将测试记录找出来,仔细研究自己的优势与缺点,还可以读一些自我帮助(self-help)的书籍获得启发,甚至可以请一名专业的咨询给你把脉。 别等到失业以后再更新简历,现在就着手修改,当到了那一天,你需要联系猎头或者过去的同事时,一切材料均已俱备,只欠东风。实际上,你最好现在就通过互联与这些人进行一些非正式的沟通。另外,不要局限于猎头和朋友,将过去收集的名片都找出来,相信其中有不少人可以进入你的近期联系人名单。多了解你周围的人,或许你的邻居就是位成功的CFO呢。 最后,对未来有一些创造性的想法。也许你应该回到校园进一步深造,或者自己开一家公司,或者加盟一家小公司,你还可以考虑弃商从*。 未来谁知道呢?也许B计划比A计划更好。
作者:
会议还对我校2012年推免研究生工作、2012年博士生招生专业目录编制工作进行了布置,研究生院、教务处、学工部(处)等部门负责人分别就推免工作的具体安排以及推免生资格审定中的注意事项作了详细说明。据悉,我校2012年接收校内外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上申请工作已经启动。根据会议部署,10月20日,研究生院将完成对校内免试攻读研究生的拟录取工作。
胡瑞文说:“我们的工科教育现在严重不适应国家制造业发展的需要。那么,学生凭什么来?”
(证券市场周刊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