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广州市白云区乡村建设规划20
TUhjnbcbe - 2020/12/1 12:52:00
治疗白癜风什么方法好 http://m.39.net/pf/a_4323409.html

重磅!近日

白云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

白云区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

编制的

《广州市白云区乡村建设规划(-年)》

公示中

反馈意见方式见文末

规划主要为白云区北部,

包括人和、江高、太和、钟落潭4个镇的全部村庄,

共个行*村,面积.12平方公里。

下面跟着小编一起详细看看!

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年,近期为-年,远期至年。

规划目标

统筹协调条村庄的规划建设,采取目标导向的分类法则,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使村庄各具特色,指引下一步村庄规划与建设工作。

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在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同时协调推进乡村建设。优化村庄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分类引导、有序推进农村建设。

加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保护村庄历史文化及自然生态资源。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基本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采用综合开发与整治相结合的手段,最终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白云区乡村振兴。

乡村体系规划1分区体系规划

▲分区体系规划图

布点规划以村为单位划为生态敏感区、乡村发展区、城镇转型区三类分区,以村为单位进行空间分区的方式,难以对具体城乡空间进行有效控制与引导。本次规划沿用空间分类类型,并以“多规”协调为手段,优化、细化空间分区。

2村镇体系规划

▲村镇体系规划图

传统村镇体系中,将村庄划分为中心村与基层村,而白云区大部分村庄配备设施比较均等,中心村对周边基层村的辐射力不强,设置中心村和基层村并没有多大意义。本地区提出构建“重点地区+美丽乡村群+村庄”以城乡、以群带村、城乡互动的三级村镇体系。

3分类体系规划村庄分类

▲村庄发展阶段划分图

结合《广州市村庄规划编制技术指引》和《广东省(市)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指引》,根据现状村庄发展阶段,分为基本保障阶段村庄、环境改善阶段村庄、特色营造阶段村庄以及搬迁村四个类型。

(1)基本保障阶段村庄:除已创建美丽乡村的远郊村24个;

(2)环境改善阶段村庄:除已创建美丽乡村的城中村、城边村56个;

(3)特色营造阶段村庄:已创建美丽乡村村庄32条

(4)搬迁村:搬迁村6个,为位于白云机场85分贝噪音区村庄。

产业发展规划

根据白云区乡村地区的发展特点,主要从三大方面加强产业的引导。

(1)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都市特色精品农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和整体竞争力;坚持品牌发展战略,扶持发展“一村一品”,大力发展精细蔬菜、水果、花卉等高端园艺产品。形成“二带五区”的发展格局。

▲“二带五区”发展格局

(2)转型提质存量工业,积极引导入园区。按照《广州市白云区发展战略大纲(—)》,落实八大产业园区。乡村工业通过“三旧改造”加快实现产业升级改造或退二进三,给予*策优惠积极引导工业入园,对于有条件的村庄可适当发展农产品加工或工业配套产业。

▲“八大产业园区”布局

(3)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提升旅游服务功能。依托山、水、田园以及古村落等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形成“两带三区多组团”的旅游空间布局。

▲“两带三区多组团”旅游空间布局

乡村用地规划

▲村庄建设用地布局图

规划期内通过提高用地开发强度、整理空心村、旧村用地、清理与控规导则不符的村建设用地,确定村庄用地规模控制线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村民住宅、配套设施以及生产用地布局。

基于现行土规总量控制,至年,村建设用地规模为54km2,人均建设用地约㎡。至年,考虑广州市新一轮总规要求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的精神,以及白云区城镇化水平的加快,大量乡村地区转为城市建成区,本次规划参考年人均建设量进行预测,建设用地规模约22.08km2。

道路交通规划

到年,实现干道交通网络化,等级标准、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公共交通和物流交通系统完善,站场布局合理。完善村庄道路系统,实现村干道%硬底化。

(1)落实上层次规划要求,明确区域骨干路网及重大交通设施,实现市*路网全覆盖。

▲综合交通规划图

(2)落实区内近期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根据白云区区*府的工作部署,为优化区域交通组织,近期重点建设白云五线、钟港大道、空港大道三期等15条市*路和花莞高速、机场第二高速、新白广城际线、广佛肇高速公路和东北火车外绕线5条重大交通设施项目。

(3)加强村道与骨干路网的衔接:村庄道路融入规划范围道路交通网络,构建高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村道的完善的交通体系。

基础设施规划

(1)落实上层次规划要求,落实区域市*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各类市*设施建设进度。

(2)完善村级设施,保障村民基本生活。基于村庄分类,分别构建户外化粪池+污水收集系统、户外化粪池+MBR工艺处理系统、三级消化池+跌水充氧沟+生微生物处理沟+净化池的处理系统三类污水处理系统。推行垃圾分类收集,探索“户分类、村收集、镇清运、市(区)处理”城乡一体化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积极推进二次改水工程,完善电力电信等管网建设,加强“两重点一重大”项目的监管。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

至年,明确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大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打造高效便捷“一站式”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至年,全面实现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设施共享化。

(1)按服务均等的原则,参考上层次规划及规范要求,落实镇、区级设施。

教育设施:落实职教园区的建设;中小学参考广州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原则5-10万人设立1所高中,2.6-4.9万人设立1所初中,1.2-2.2万人设立1所小学。

医疗设施:按5-10万人设立医院,10-20万人设立-医院的标准进行配置。

文体设施:按3.5-10万人设立一处文化站、一处社区少年宫。按千人用地面积-㎡的标准设置群众性体育场地。按千人用地面积㎡设置社区公园。

社会福利设施:每3-5万人设立一处老年人福利院。

(2)构建多村共享设施体系及村级设施配建标准。

根据《广州市村庄规划编制技术规范》,考虑享用服务的方便性和设施运营的经济性前提下,确定共享设施建设标准,构建多村共享设施体系。包括小学、幼儿园、卫生服务中心、老年人活动站、体育健身设施、文化活动中心、肉菜市场、公园。

以广州市村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项目配置标准为基础,结合“美丽乡村”的相关要求对村级行*管理、文体科技、教育机构、医疗卫生、体育等设施提出配置标准,为下一步村庄规划设施配建提供依据。

乡村风貌规划

▲乡村风貌分区示意图

根据乡村农林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发展水平,以及与河流水系、自然山体等多因子的综合分析,结合各个村庄分布特点,将区域划分为山地景观风貌区、滨河生态风貌区、田园风光风貌区、城乡融合风貌区四个风貌分区,并从建筑、道路界面、绿化景观、公共活动空间、标识系统五个方面提出指引。

(1)山林景观风貌区:主要位于东部帽峰山一带,包括沙田村、梅田村、等。以生态保护为基础,保护自然格局的完整性,凸显山林景观风貌特征。

(2)滨河生态风貌区:主要位于中部流溪河沿线,包括龙岗村、寮采村、等。重点强化滨水空间开发建设和建筑管控,促进功能复合和提升滨水空间城市活力。

(3)田园风光风貌区:主要位于江高镇中西部,为农林、水域相互融合的地区,包括廖江村、鹤岗村等。以生态、乡土风格为主,从建筑外观、色彩及村庄整体建筑风格等方面综合考虑、与田园景观相协调。

(4)城乡融合风貌区:主要为靠近镇区和重点发展平台的地区,包括石湖村、夏良村等。结合村镇自然禀赋、形态,融入都市现代元素,在建筑组合、建筑高度、建筑体量、建筑色彩等方面进行重点城市设计,打造城乡共融的和谐风貌区。

村庄人居环境指引

以人为本,环境优先。在满足群众的实际需要为前提,以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为主要目的,以保障村民基本生活条件、治理村庄环境、提升村庄风貌为主要任务。根据村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将其分为基本保障型村庄、环境改善性型庄、特色营造型村庄,分类提出村庄的侧重整治内容。从公服设施、农房改造、公共空间、绿化景观、污水治理等分类型进行建设指引。

近期行动计划

按照“生产发展、自强致富;生活幸福、便利安居;生态秀美、独具特色”的发展愿景,实施“富民产业发展工程、人居环境提升工程、民生改善保障工程、特色文化传承工程和社会治理建设工程”五大工程,细化各项具体项目,建立近期项目库和行动计划,共17个项目。

富民产业发展工程——每个村庄至少形成1-2个特色产业发展。

人居环境提升工程——着重做好“三站四公五网”工程。

民生改善保障工程——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福利等设施配置更加均衡,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特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州市白云区乡村建设规划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