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白石王宗华
兴山区,鹤岗市最小的区,人口2万出头。最老的区,鹤岗城市肇始地,鹤岗第一座煤矿、中国医科大学、中国第一个电影制片厂东北电影制片厂,均诞生于此……
小区大发展,老区新活力。近年来,“五色经济让兴山区域经济提质增效,增速稳居全市第一梯队:年上半年,GDP增长10.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8.%,实际利用内资增长.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4.6%。
*的二十大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兴山区**一班人,始终并继续秉持发展为民理念,不断践行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转型发展跳起摸高
兴山区作为鹤岗城市始建地、文化发源地、经济发展伊始地,创造了因煤而兴的辉煌,也经受了因煤而衰的阵痛,更孕育了因煤而转型发展的勃勃生机。
“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导致兴山区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发展瓶颈难以突破,经济转型成为一道躲不开、绕不过的“坎”。按照“一地四区”发展定位,围绕“产业转型示范区、生态和谐宜居区”建设,构建“2+”产业体系,重点抓好“五色经济”,即“黑”色煤炭传统产业,“绿”色新能源和食品产业,“红”色文旅和服务产业,“蓝”色数字经济和平台经济,“银”色生态康养产业。
兴山人树立了“项目为王”的理念,为企业和项目提供“领导包保”“领办帮办代办”等“保姆式”服务,近年来累计推进重点项目9个,其中亿元项目16个,非煤产业项目6个。以鑫源工贸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紫苏深加工为代表的绿色生态产业、互联网基地为平台的数字电商产业、《兴山文旅创新融合示范区规划》为引领的文旅产业、兴山里商业城为核心的商贸流通产业,均焕发出勃勃生机。很快,传统煤炭产业占比就下降11.7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占比,增加了14.个百分点。
鹤岗市萃元紫苏深加工全产业链项目,是资源型地区*府引导本区企业转型升级,推动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功案例,已纳入“省重点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9亿元,产品涉及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医药中间体等,将打造成为集一产种植示范、二产精深加工、三产观光旅游科学研发,即三产融合的紫苏深加工全产业链项目,目前基础设施、综合办公楼、生产车间等主体工程已经全部完工,预计年销售收入9.8亿元、利润1.4亿元、上缴税金0.9亿元;鹤岗市龙源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采用“农光互补”的建设模式,可以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可实现土地立体化增值利用,实现光伏发展和农业生产双赢,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
宜居城区面貌华丽蜕变
虽有青山,不成景观。虽有河流,污染难治。虽有住房,平房居多……这些曾是老兴山城区环境的真实写照。
区委主要领导陈华明说:“生态优美、住房明净、管理有序,是每个兴山家庭的殷切期盼,更是区委区*府的无限牵挂。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兴山人始终抱定‘小城区,大发展’的雄心,推动建设宜居城区,建管并重,将更多的财力与精力投入民生建设和保障。”
棚户区改造攻坚战,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累计动迁89.11万平方米,安置居民1.1万户,历史性地实现兴山主城区平房“清零”。建成了自然之家、阳光庭院、松鹤A小区I组团等花园式小区,结束了兴山没有精品小区的历史。
自然之家小区,绿地率达.79%,区*府还出资聘请专业设计团队,在小区内设计了东影文化主题广场,包含光影之路、景观廊架、景观亭、主题雕塑等景观小品,共栽植乔木86株,灌木19株,绿篱平方米,草坪平方米。
全面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兴山修缮老旧楼房56栋,硬化绿化老旧小区2.5万平方米,改造老旧供热管网6公里、路网5.5公里,取缔高污染小锅炉7处,拆除违建处,投资.42万元改造岭北路平方米,城区承载力大幅提升。今年区*府出资余万元,建设两处红叶园,并与居民区、机场路自然连接成为山水景观带,满足了周边公共休闲绿地功能要求。
建设宜游城区,“创森”栽植树木10万余株,整体改造北山公园,全面启动“三潭四溪”清水秀岸工程,兴山逐渐实现了从“老小边穷弱”的边缘城区,向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鹤岗后花园”的跃迁。
经过“两河十四沟”改造后的瑞鹿溪,在满足防汛功能的基础上,着力构建水生态体系和水景观空间,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亲水人居环境,有效解决了垃圾杂物肆意倾河,私搭滥建侵占堵塞河道现象,生活、生产污水直排入河等问题。
乐业保障托底幸福倍增
更可靠、更优质的社会保障,始终是人民群众的美好向往,也是兴山区委、区*府的不懈追求。
长期以来,受“先生产、后生活”的朴素矿山工业思维影响,致力于为城市发展多产煤、多缴税,对人民群众的生活改善投入相对不足,兴山区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落后,留下一批民生历史欠账。
尽管家底薄、欠账多、任务重,区委区*府持续改善民生的脚步从未停歇,坚持“若是没有条件为百姓盖高楼大厦,就要为百姓修建一座公厕”的务实态度,保持民生投入只增不减,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事接着一事办,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落实“一助一”就业帮扶、“五型就业社区”创建等稳就业举措,兴山区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十三五”期间实现就业再就业人,增长1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完善以低保为重点,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特殊群体救助等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十三五”期间累计发放临时救助、低保、残疾人补贴等救助金余万元;统筹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事业,义务教育覆盖率达到%,基本均衡发展顺利通过国家督导评估验收,省、市级“示范幼儿园”达到4家;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绩效考核位列全市第一;深度挖掘从延安到兴山的红色历史,出资编排的两部大型歌舞剧在全市公演,兴山成功跻身全市文化软实力强区行列。
医院,作为一所集医疗、养老、康复、安宁疗护为一医院、国家第医院、国家级居家养老健康基地,坚持以人为本,以孝为核心,以奉献社会为使命。医院打破传统的养老模式,医养康结合,构建集老人住养、便捷医疗、康复护理、安宁疗护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体系。投入1千多万元,先后开展了心脑血管、尘肺病、疼痛、植物人促醒、重症康复等医疗项目,现有的60张床位,一床难求。兴山区域的老年人,足不出区,即可优先享受到全方位的优质养老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