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晶晶万块,能买什么?一只卡地亚蓝气球手表,半个爱马仕入门款包包。33岁的浙江舟山青年李海,用5万块,在东北买了一个家。近日,一篇题为《流浪到鹤岗,我五万块买了套房》的文章火了。“不管好坏,还是得买套房。”作者讲述了如何用兜里仅有的5万块积蓄,在东北这片魔幻沃土上,实现了“不买房不是中国人”的朴素国民信仰。▲李海最终买下的新房的卧室有人质疑,一个浙江舟山人去黑龙江鹤岗买房,就好比明明住在澳洲,一定要去黄土高原住窑洞一样可笑。这真是白天不懂夜的黑,不出五环不知道中国之大。“信息茧房效应”让人误以为中华大地,遍地都是外滩27万一平方米的汤臣一品,却不知在资源枯竭型城市,几万块一套的“白菜价”房源才是楼市基本面。这套5万多块的鹤岗房,配套基础设施完善,饭馆、理发店、药店应有尽有,解决日常餐饮,一份有菜有肉的盖浇饭也只要12元,完全满足城市生活的所有需求。▲黑龙江鹤岗令人觉得讽刺的是,东北楼市,曾被各地涨得一骑绝尘的房价群嘲,像是经济失速下的失乐园,如今却成了“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最后一方净土,让那些兜里只有几万块积蓄的“穷人”,也能买到一个像模像样的家。舟山青年李海,自称常年混迹百度贴吧“流浪吧”“隐居吧”,却丝毫没有流浪的随性,反而用浙江青年惯有的精明,写出一份有理有据的买房攻略,并以“一文之力”把鹤岗房价拉涨了几个百分点。更是让平时讨论“睡桥洞、睡公园、吃泡面、啃馒头,在家躺尸”的“流浪吧”,变得不再超脱,满屏都是“老哥,鹤岗买房行不行”的讨论帖。02李海,给自己的定位是“流浪到鹤岗”。流浪二字,不禁让人想起流浪大师沈巍。当初,沈大师蓬头垢面,流浪在灯红酒绿的大上海,垃圾堆里别人弃之如履的书,他视若珍宝。衣衫褴褛,却口出惊人,讲《左传》《尚书》,告诫人们“善始者众,善终者寡”,一副世人皆醉我独醒的超凡脱俗。▲曾经的流浪大师沈巍,如今已经成了网红名人万万没想到,当流浪大师成了名人,当了网红,依靠直播打赏,日进斗金的时候,每天住在高端酒店,沈巍想的也是“下面的别墅多少钱,自己也想有个家。”买房这种曾经在他看来,俗不可耐的事情,也变成了人生刚需。无论是李海,还是沈巍,买房似乎是中国人一生中跨不过去的坎儿,哪怕曾经自诩清高,要流浪人间,最终还得找个四四方方的水泥盒子,把人生装进去。“中国人买房子的欲望就像一个坚定的信仰”。据光大银行与某地产公司市场研究中心发布的调查显示,年北京首套房贷者的平均年龄仅27岁,为全球最低。相比之下,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首次购房者平均年龄都在30岁以上。在特大城市和新一线城市,绝大部分的年轻买房者都要动用“父母银行”“六个钱包”,即双方父母出首付,年轻人还房贷。所谓“毕买族”即一毕业就买房的人,也逐年增多。动辄几万甚至十几万一平方米的房价,普遍性加剧了年轻人的“房屋焦虑症”。流浪鹤岗的李海,5万块的非典型买房,让都市无房青年意识到“我想有个家”的梦想,其实不难实现,难的是在帝都、魔都这种大都市安家。03在《流浪到鹤岗,我五万块买了套房》里,李海详细说明了选择黑龙江鹤岗的理由。首先,预算有限。故乡舟山,虽说是三线小城,但地处富庶浙江,房价“远一点的地方一万多一平米,市中心得两万以上。”手头只有五万块存款的李海,想买房,只能远离中心城市,一路向北。▲浙江舟山其次,环境宜居。东北的气候虽寒,但老工业城市的底子还在。共和国长子的经济增量虽然折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作为一位生在哈尔滨的东北孩子,读大学告别故乡,十几年后回老家,发现家门口的小卖部、小吃店、药店还是原来的模样。经济虽然不行了,但该撸串撸串、该烧烤烧烤,普通老百姓的日子还是一样过。相比之下,李海去过的甘肃玉门,“一套六十多平米的房子只要两三千块钱,有的楼水电都没有,有水电供应的地方条件也不好,水质差,经常停水停电。房屋证件倒是都齐全,但是二十公里范围内连一间卖东西的小店都没有,想买菜都要跑很远。”显然已彻底被人们抛弃。▲甘肃玉门老城区其三,刚性需求。李海是职业海员,一年之中,半年漂泊在海上,半年赋闲在家。假如在南方租房,半年闲置,个人物品没地方放,动不动还面临房东涨价赶人的尴尬。住有所居的需求,让每一位曾与房东斗智斗勇的年轻人,都在某个深夜,不可遏制地萌发了我想有个家的念头。这也是不少大城市青年,年纪轻轻就甘愿卖身“房奴”的原因之一。职业属性特殊、与家人关系的疏离、没有上有老小有小的家庭压力,三十多年母胎单身,没有亲戚朋友的催婚等等,共同造就了舟山青年李海,5万鹤岗买房的传奇经历,但是,他的成功,绝大多数青年无法复制。04近几年,除京沪等特大城市受“大城市病”的困扰,收紧人才落户政策以外。越来越多的新一线城市,纷纷向各地人才敞开大门,打响“人才争夺战”。其中,“送钱”“送房”“送户口”,是优惠政策的集中体现。长沙宣布对本硕博毕业生给予0.6万至10万元不等的租房、生活和购房补贴。南京宣布高层次人才将按不同规定享有申购平方米以上住房、万至万购房补贴等安居方式……主政者纷纷意识到,城市有人才有未来,而人才有房才能留下来。▲天津放开落户条件后,很多人前来办理入住落户更多的城市青年,主动或被动地涌向了新一线城市,因为那里有很多的工作机会,买房也有很多优惠政策。这些房子,虽然不是5万元一套的“白菜价”,却比特大城市的天价房,显得不那么可望而不可即。千年前的诗圣杜甫,就苦于茅屋为秋风所破,祈祷“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几千年过去了,国人还在为买房这点事闹心。对中国人来说,过去20年里,买房不仅满足居住刚需,更是颠扑不破的保值、增值神话。想当年,信了所谓砖家说的明年房价会暴跌的人,如今连同学会老乡会都没脸去参加。任何一种投资品都不可能只涨不跌,只有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个例外。国人从来不信房价会下跌,信了的人也都被现实打肿了脸。不过,随着老龄化社会的进一步到来,资源枯竭城市的名单一点点扩大,几万块的白菜价房子让人们看清了楼市的真相。习惯了买涨不买跌的中国人,看到房子只跌不涨,买不买?不涨不跌,买不买?或许,《流浪到鹤岗,我五万块买了套房》的李海,给人们提供另一种体察视角。似乎,房市脱离投资属性,回归需求的基本面的一天已经到来了。东北楼市,凉了这么久,可能在刚需族的眼中,也将迎来第二春了。